close

中央美術學院劉恩釗作品《春》 尹力 攝中央美術學院劉恩釗作品《秋》 尹力 攝中央美術學院徐紫迪作品《來自遠方的消息》 尹力 攝
  中新網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 尹力 曾鼐)作為中國首個為發展重彩油畫而設立的公益性公募基金,周昌新藝術基金於12日在京向20名優秀藝術人才頒發“昌新藝術獎學金”。同日,百餘幅獲得昌新藝術獎的歷屆優秀作品,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
  本次活動中,來自中國兩岸四地的18所優秀美術高等院校推薦的54位碩、博士研究生,經過由不同藝術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組成的藝術評審委員會的綜合考評,最終有20名學生榮獲第四屆“昌新藝術獎學金”。這20名“中國未來的繪畫藝術大師”的年齡層從70後跨度至90後,其創作靈感不同,繪畫風格更是迥異。
  中央美院劉恩釗:喜歡中國風的油畫家
  來自大連的劉恩釗,自中學開始專業學習美術,大學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後,開始接觸油畫,現為中央美院油畫系研究生。
  作為西方繪畫史中的主體繪畫方式,油畫一直被視為“舶來品”。但劉恩釗認為,中西方的觀察方式不同、造型方式不同,油畫風格差別也很明顯,“西方人註重立體,中國更註重輪廓,擅用剪影效果,更註意細節和線條組織。”
  喜歡宋代花鳥花的劉恩釗,在大學選修了中國工筆畫,經常去故宮看中國的書畫展。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深深的中國風。在他的參選作品《春》中,女模特的造型動作盡展東方神韻,身著深藍色裙子,也配有雕花的暗紋,背景則是原產於長江流域的玉蘭花正朵朵綻放。這幅畫的靈感來源於一幅仕女圖為主題的中國國畫作品,“希望借助玉蘭花、仕女等中國元素創作一個油畫作品”。
  他的另一幅作品《秋》描繪了嚮日葵從盛開到衰敗的過程,畫面顏色豐富。為創作該作品,劉恩釗特地買了10多盤嚮日葵進行觀察,“秋天的顏色最鮮艷,希望用這幅畫展示秋天,表現細節”。
  英國當代畫家盧西安·弗洛伊德曾是他的偶像。這位註重細節的人體畫大師,以“極度敬業”而著稱,每天平均作畫10個半小時,80多歲高齡依然筆輟不耕,這種對畫畫的執著精神一直影響著劉恩釗。
  剛從美國交流回來的劉恩釗,目前正在整理自己的游記。在美國游學中,他用一幅幅素描水彩畫,記錄了美國生活的碎片,既有地方特色的建築、偶遇的游客、也有地鐵卡等生活物品。談到自己一年後的畢業作品,劉恩釗說,希望創作一個以荷花為主題的油畫,用立體的方式展示荷塘。
  中央美術學院徐紫迪:畫中人即是身邊人
  由於媽媽對畫情有獨鐘,徐紫迪從4歲就開始畫畫,中學便開始專業的美術學習,後來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學習。
  擅長寫實風格的徐紫迪說,人物“畫的像”只是第一步,最難的是“傳神”。不僅要考慮光線、質感,選擇好角度和位置,更需要對被畫者的性格等有較好的瞭解。
  因此,徐紫迪喜歡畫身邊的人。本次參賽作品《來自遠方的消息》中的女模特就是他的女朋友,畫中的每個細節都經由他精心設計。衣服是徐紫迪從網上精挑細選的,“本來想買婚紗,後來覺得太繁瑣,想突出古典大氣的簡樸美”,木質畫框是特意人工定製的,“為了和整體畫風相符合”。
  談到創作構思,徐紫迪稱自己希望通過“捕捉沉思的一瞬間”來表現“人物的質感、時間的凝固、悠閑的心情等”,但他也強調,每個人看到畫時都會有自己的感受和解讀。
  一直將荷蘭畫家維米爾視為偶像的徐紫迪坦言,非常喜歡恬靜、寧靜的畫風,所以一直在臨摹和效仿維米爾的技法。以《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倒牛奶的女僕》等聞名於世的維米爾,作品基本都取材於市民平常生活,畫面溫馨舒適寧靜。“我本身也是個偏安靜的人,喜歡獨處,不喜歡人打擾”,徐紫迪說。
  曾到訪過法國、奧地利、美國等地交流的徐紫迪稱,自己也一直在學習和摸索西方的繪畫技巧,“但中國也有自己的題材和特色,年輕藝術家也有自己的思想要表達”。(完)  (原標題:昌新藝術獎在京揭曉 青年學子關註油畫創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q76tqxq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